2孩母患乳癌「腫瘤已吃出來」嚇呆醫 拖2年才求診終病逝原因心酸

撰文:夏洛特
出版:更新:

病向淺中醫,萬勿拖延!台灣有醫生分享延誤治療最終病逝個案,1名30多歲的2孩之母因乳癌求診,但她就醫時,10多厘米大腫瘤已侵蝕至乳房皮膚,而且乳癌已轉移至身體多處。醫生追問下得知她拖延治療背後竟藏心酸原因,原來她不想影響孩子心情,先等孩子們相繼完成中學及高中升學試才求醫,這一拖就是2年。縱然她之後積極接受治療,但時機已過,最終不幸病逝。

台灣陳榮堅醫生在節目《健康晚點名》中分享乳癌病例時,提到1個延誤治療個案。(「健康晚點名」YT影片截圖)

台灣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醫生在節目《健康晚點名》中分享乳癌病例時,提到1個令他「非常揪心」的病患。他表示,該患者是位30多歲媽媽,入院檢查時腫瘤已從內侵蝕至乳房皮膚,「整個腫瘤大概10幾厘米,都已經吃(侵蝕)出來」。陳榮堅留意到她求診時異常氣喘,進一步檢查後確定其乳癌已轉移至肝臟、肺部及骨頭。

陳榮堅相當吃驚,想知道對方為何拖延至今才求醫,「一般人起碼(腫瘤)破爛出來的時候,你就知道要就醫」。他詢問後才得知心酸事實,原來女病患育有2個孩子,她很擔心診斷或治療過程期間會影響到孩子心情,所以就算剛開始摸到乳房有硬塊時,仍安慰自己沒關係,到後來腫瘤逐步影響表皮,她就一直用藥膏去塗抹患處;最後足足拖了2年,先等較小的孩子完成中學升學試,再等較大的孩子考完高中升學試,她才去求診做治療。

遺憾的是癌細胞已經擴散得太嚴重,即使她很努力接受治療,在3、4個月後還是撒手人寰。而她病逝後,2個孩子得知實情也非常自責。

陳榮堅解釋,隨着醫療科技進步,乳癌治療已非常簡單;如果病患在早期發現時接受治療,先住院1天準備翌日手術,然後術後1天就可出院,亦即只需3天時間就可回家,「而且是活動自如」,所以患者不必過於憂慮會影響作息及家庭。

陳榮堅又建議女士要定期檢查,包括每月自我觸診檢查。(GettyImages)

陳榮堅又建議女士要定期檢查,包括每月自我觸診檢查,有異常者就應去求診。他指有些女士不太懂硬塊觸感,形容硬塊就像閉眼時用手指輕摸眼球的觸感。而除了自我檢查,他建議30歲以上女士每半年進行1次乳房超聲波檢查,40歲以上則每2年拍攝1次X光照。

(健康晚點名)